春晚简陈鲁山
宋代陆游《春晚简陈鲁山》原文
春工我辈人,可许不待面。
欲老更增奇,原野红绿遍。
向来苦摧伤,零雨杂飞霰。
岂知袖此手,天定乃徐见。
吾斋万花间,轻衫称团扇。
飞花点书册,戏蝶游几研。
吾衰未忘情,小句亦倩绚。
持问陈元龙,试乞语一转。
宋代陆游《春晚简陈鲁山》注释
春工:春季造化万物之工,指大自然的创造力。
我辈人:我们这类人,指诗人与陈鲁山等知己。
可许不待面:意为春工与我辈心灵相通,不必见面也能感知彼此。
欲老更增奇:春天越到晚春时节,景色越显得奇妙壮观。
向来苦摧伤:回想过去曾遭受的挫折磨难。
零雨杂飞霰:小雨夹杂着雪粒,形容恶劣天气,暗指人生逆境。
袖此手:把手笼在袖子里,意为静观其变,不强行干预。
天定乃徐见:天意安排的事情会慢慢显现,体现顺其自然的态度。
吾斋万花间:我的书斋位于百花盛开的环境之中。
轻衫称团扇:轻薄衣衫与圆形扇子搭配得体,展现春日闲适。
飞花点书册:飞舞的花瓣落在书籍上,增添雅致。
戏蝶游几研:嬉戏的蝴蝶在书桌砚台间飞舞,营造灵动氛围。
吾衰未忘情:我虽已衰老但未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情感。
小句亦倩绚:写出的小诗也显得美好绚丽。
陈元龙:陈登,字元龙,三国时才士,此处借指陈鲁山,表达对友人的推崇。
试乞语一转:希望得到您的一句点评,是对友人的谦虚请求。
宋代陆游《春晚简陈鲁山》翻译
春之神工本就是我们这类人的知己,不须刻意相见也能心灵相通。春天愈晚愈见奇妙,原野上已是红绿斑斓一片。回想往昔几多挫折,如细雨夹杂着雪粒般令人感伤。谁知道袖手静观,上天安排的美好会慢慢显现。我的书斋坐落百花丛中,轻衫与团扇相得益彰。花瓣纷飞落在书页上,蝴蝶在几案砚台间嬉戏。我虽年老却未忘情,写下的小诗也还绚丽可观。持此诗请教我的好友陈元龙,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句指点。
宋代陆游《春晚简陈鲁山》赏析
(一)创作背景与主题
这首诗作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(1155年)三月,是陆游30岁时写给好友陈鲁山的问候诗。陈鲁山(陈山)是绍兴八年进士,与陆游既是同乡又是莫逆之交,两人常有诗文往来。
主题概括:
诗人借暮春景色,抒发对自然造化的赞美、对人生起伏的哲思、对闲适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人的真挚情谊,展现了一种历经沧桑后依然热爱生活、追求雅致的人生态度。
(二)艺术特色与情感脉络
1.结构层次分明,情感递进自然
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,层层递进:
层次 | 诗句 | 情感基调 | 核心意象 |
第一层(1-4 句) | 春工我辈人... 原野红绿遍 | 豪迈欣喜 | 春工、原野红绿 |
第二层(5-8 句) | 向来苦摧伤... 天定乃徐见 | 沉郁转豁达 | 零雨飞霰、袖手 |
第三层(9-12 句) | 吾斋万花间... 戏蝶游几研 | 闲适雅致 | 书斋、飞花、戏蝶 |
第四层(13-16 句) | 吾衰未忘情... 试乞语一转 | 谦和平易 | 小句、陈元龙 |
2.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
往昔挫折与今日美好对比:“向来苦摧伤,零雨杂飞霰”与“吾斋万花间,轻衫称团扇”形成鲜明对照,突出人生境遇的变化与心态的转变
人力与天意对比:“袖此手”的无为与“天定乃徐见”的自然显现,表达了诗人对“顺其自然”哲学的领悟
衰老与热情对比:“吾衰未忘情”一句,既承认岁月流逝,又彰显对生活的执着热爱,矛盾中见统一
3.意象选择的精妙
春工:将春天拟人化,视为知己,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,暗含“天人合一”思想
袖手:这一动作既表现出诗人经历挫折后的超然态度,又透露出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方式,是陆游诗中常见的标志性意象
飞花点书册,戏蝶游几研:两组动态意象,一“点”一“游”,将静态的书斋环境赋予灵动生机,营造出一种雅致脱俗的文人生活图景
(三)思想价值与文化内涵
1.对自然与人生的辩证思考
诗中“欲老更增奇”一句,不仅描述晚春景色,更蕴含深刻哲理:人生如同四季,即使到了晚年,依然可以绽放异彩。这种对“老”的积极态度,超越了一般的伤春悲秋,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。
2.“袖手”背后的处世哲学
“岂知袖此手,天定乃徐见”是全诗的思想精髓。这不是消极避世,而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智慧——有些事情不必强求,顺应天意、静待时机,反而会有更好的结果。这种“无为而有为”的辩证思想,是中国传统道家智慧的体现。
3.雅致生活的诗意呈现
“吾斋万花间,轻衫称团扇。飞花点书册,戏蝶游几研”四句,描绘了一个文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:居于花丛中的书斋,轻衫团扇,诗书为伴,花鸟作邻。这种生活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富足的向往,是中国古代文人“诗意栖居”的典范。
(四)与陆游其他作品的联系
此诗风格与陆游早期闲适诗一脉相承,如《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》中的“弄笔斜行小草,钩帘浅醉闲眠”,都展现了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。但与后期“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的忧国忧民之作相比,此时的陆游更多了一份年轻文人的洒脱与闲情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诗中“袖手”意象在陆游诗中反复出现,如“万事一袖手,秋毫未尝撄”(《书意》)、“关河自古无穷事,谁料如今袖手看”(《书愤》),成为理解陆游思想变化的重要线索——从早期的闲适超然,到后期的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。
宋代陆游《春晚简陈鲁山》总结
《春晚简陈鲁山》是陆游早期的一首佳作,它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晚春景色,抒发了对自然、人生的哲思以及对友人的情谊。整首诗从豪迈欣喜到沉郁豁达,再到闲适雅致,最后以谦和平易收尾,情感层次丰富,意象优美,展现了青年陆游既热爱生活又通达世事的性格特点。
此诗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上的成就,更在于它呈现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:面对挫折不气馁,享受美好不忘形,历经沧桑仍保持对生活的热情。这种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的情感表达,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所在。
《春晚简陈鲁山》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二十句五言古诗,收录于《剑南诗稿》等诗集。该诗通过“春工我辈人”“原野红绿遍”等意象展现暮春景致,以“飞花点书册,戏蝶游几研”描绘文人雅趣,寄寓诗人晚年闲居山阴时的隐逸情怀。诗中“持问陈元龙”等句体现与友人陈鲁山的诗艺交流,结合“吾衰未忘情”的自我抒怀,反映出陆游诗歌创作中自然意象与人生感悟交融的典型特征。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一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二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四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五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六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七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八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九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十
- 春晚简陈鲁山
- 别曾学士
-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
- 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一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二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四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五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六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七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八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九
-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十
- 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一
- 看梅绝句五首·其二
- 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
- 看梅绝句五首·其四
- 看梅绝句五首·其五
- 春晚简陈鲁山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chunwanjianchenlushan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