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徐果萍聚合网 > 诗词大全 > 正文内容

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

陆游2025-11-24 21:35:00诗词大全9

宋代陆游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原文

短墙缺处插疏篱,巷劣容车堂对陂。

天下有公殊可贺,坐中著我不妨奇。

核心结论:这首诗是陆游与好友陈鲁山唱和诗,以白描手法勾勒新居简朴清雅的环境,继而转入情感抒发,既赞美了陈鲁山的贤德与新居的雅致,又暗含两人志同道合的精神共鸣——在简陋居所中坚守本心,在知己相伴中自得其乐,延续了前一首“安贫乐道、重义轻利”的核心主旨,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冲淡平和。

宋代陆游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注释

次韵:按原诗韵脚唱和,此处指接续陈鲁山《新居绝句》的韵脚创作,是宋代文人常用的唱和形式。

鲁山:陈鲁山(陈山),陆游同乡挚友,两人志同道合,均坚守淡泊品格,常以诗文唱和。

疏篱:稀疏的篱笆,既写新居的简朴,也暗喻清雅自然的生活格调。

巷劣容车:“劣”(liè)意为“仅、勉强”,指巷子狭窄,勉强能容纳一辆车通行,凸显新居的僻静与质朴。

堂对陂(bēi):厅堂正对着池塘或水边洼地,“陂”指低洼积水处,此处代指清雅的水景,营造出“堂前见水”的闲适意境。

公:尊称陈鲁山,既指其为人公正贤德,也含“您”的敬称之意。

坐中著我:“著”(zhuó)意为“放置、存在”,指在陈鲁山新居的坐席中有自己的位置,暗指两人情谊深厚,常相聚畅谈。

不妨奇:“不妨”意为“倒也、却也”,“奇”指奇妙、难得,意为能与陈鲁山同坐,对自己而言是一件难得的乐事。

创作背景:陈鲁山新居落成后作绝句寄赠陆游,陆游读完第一首唱和诗后,再续此篇,聚焦新居环境与两人情谊,进一步呼应“安贫乐道”的共同追求。

宋代陆游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翻译

短墙的缺口处插着稀疏的篱笆,巷子狭窄得勉强能容纳一辆车,厅堂正对着清浅的池塘。天下有你这样贤德的人,实在值得庆贺;坐席中有我一席之地,倒也算是一件奇妙难得的乐事。

宋代陆游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赏析

(一)创作背景与核心情感

这首诗与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一》同为陆游早年与陈鲁山的唱和之作,彼时两人均处于闲居未仕状态,不慕荣华富贵,坚守本心与道义。核心情感围绕“新居之雅”与“知己之乐”展开:

对新居简朴清雅的赞赏:通过“短墙”“疏篱”“窄巷”“对陂”的细节,勾勒出新居僻静、质朴、贴近自然的特点,暗合两人“安贫乐道”的人生追求,与第一首“穷死陶然”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。

对友人贤德的推崇:“天下有公殊可贺”直接抒发对陈鲁山的敬佩,“公”既赞其为人公正贤德,也暗指其不随世俗、坚守本心的品格,认为这样的贤才存在于世,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。

对知己相伴的珍视:“坐中著我不妨奇”以轻松诙谐的语气,表达能与陈鲁山同坐畅谈的喜悦——对陆游而言,能在贤友的新居中有一席之地,与志同道合者相伴,远比富贵荣华更难得,尽显两人深厚的精神共鸣。

(二)艺术特色与行文结构

1.结构:由景入情,层层递进

全诗四句分为两层,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,过渡自然,意境浑然一体:

首联(1-2句):白描新居环境以“短墙缺处插疏篱”“巷劣容车堂对陂”勾勒新居的核心景致,没有华丽辞藻,仅用“短”“疏”“劣”“对”四个简单字词,便将新居的简朴、狭窄、清雅刻画得淋漓尽致,画面感极强,仿佛身临其境。

尾联(3-4句):升华情感主旨笔锋一转,从写景转入抒情,先赞“天下有公”,再叹“坐中著我”,由对友人的推崇延伸到对两人情谊的珍视,既呼应了第一首“安贫乐道”的主题,又将“新居之乐”升华为“知己之乐”,格局更显开阔。

2.手法:白描传神,情感真挚

白描手法的极致运用:前两句纯用白描,不事雕琢,“短墙”“疏篱”“窄巷”“堂”“陂”等意象均为乡村常见景致,却通过精准组合,营造出“简朴而不简陋,清雅而不张扬”的意境,恰如陈鲁山的品格,也暗合陆游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
以景衬情,情景交融:新居的“疏篱”“对陂”等清雅之景,既烘托出陈鲁山淡泊自守的品格,也为后文“坐中著我”的知己之乐做铺垫——唯有这样简朴清雅的环境,才配得上两人志同道合的纯粹情谊,景与情、人与境浑然一体。

语言质朴,语气亲切:全诗语言直白如话,“劣容车”“堂对陂”等表述口语化十足,毫无晦涩之感;“殊可贺”“不妨奇”的语气轻松诙谐,既显对友人的敬重,又含知己间的亲昵,让情感表达真挚自然,毫无矫饰。

对比暗藏,意蕴丰厚:诗中虽无明显对比,却暗藏“世俗富贵”与“新居清雅”、“世人趋炎附势”与“两人志同道合”的隐性对比——新居的“窄巷疏篱”虽不及“轩车富贵”,却因“有公”“著我”而更显珍贵,进一步强化了“安贫乐道、重义轻利”的主旨。

3.意象:凝练质朴,承载深意

短墙、疏篱:象征简朴自然的生活,暗喻两人不慕荣华、坚守本心的品格。

窄巷:既写新居的地理特点,也暗指远离尘嚣、避世自守的生活状态,与“天下有公”的贤德形成呼应——真正的贤才,往往不恋繁华,甘于僻静。

堂对陂:“堂”代指居所的核心空间,“陂”代指自然水景,两者相对,营造出“人在屋中坐,景自眼前来”的闲适意境,是宋代文人“诗意栖居”的典型写照。

(三)思想价值与文学意义

对简朴生活的诗意礼赞:这首诗通过刻画新居的简朴清雅,传递了“生活不在奢华,而在舒心;价值不在富贵,而在本心”的理念,与第一首“穷死陶然”相呼应,共同构成陆游早期“安贫乐道”的人生哲学,对当代人仍有启示意义。

对真挚情谊的高度珍视:诗中“坐中著我不妨奇”的核心情感,凸显了“志同道合”的友情价值——无关身份地位,无关富贵荣华,只要心意相通,即便在简陋的新居中共坐,也是难得的乐事,展现了宋代文人纯粹的人际交往观。

唱和诗的精神共鸣:作为唱和之作,这首诗没有局限于“贺新居”的表层题意,而是通过写景、赞人、抒怀,将个人情感与人生追求融入其中,成为两人精神共鸣的见证,体现了宋代唱和诗“以诗明志、以文会友”的核心价值。

陆游诗风的一贯体现:全诗语言质朴、白描传神、情感真挚,延续了陆游早期“学梅尧臣简淡写实”的诗风,与《酬妙湛阇梨见赠》《朱子云园中观花》等作品一脉相承,展现了其“以浅语写深情,以质朴见风骨”的创作特质。

(四)与陆游其他作品的关联

与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一》相比,两首诗一谈人生价值(安贫乐道),一写生活实景(新居清雅),互为补充,共同展现了陆游与陈鲁山“精神契合、生活相融”的深厚情谊,构成完整的“唱和主题”。

与《留题云门草堂》中“亲涤砚池余墨渍,卧看炉面散烟霏”的清雅场景相比,两首诗均描绘了远离尘嚣的简朴生活,体现了陆游对“淡泊自守”生活方式的喜爱,是其“仕隐矛盾”中“隐”的一面的生动写照。

与《送韩梓秀才十八韵》中“共谈平生旧,只欲苦死留”的友情相比,前者侧重“同辈知己的相聚之乐”,后者侧重“重逢别离的怅惘之情”,共同展现了陆游对真挚友情的珍视,只是情感基调一喜一悲,互为映衬。

宋代陆游《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总结

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二首·其二》以简朴的笔触、清雅的意境,将新居之景、友人之贤、知己之乐融为一体。前两句白描新居的窄巷疏篱、堂前水景,尽显质朴自然;后两句直抒对友人的推崇与相聚的喜悦,暗藏精神共鸣。全诗虽短,却意蕴丰厚,既赞美了“安贫乐道”的生活态度,也歌颂了“志同道合”的真挚情谊,是陆游早期唱和诗中的佳作。

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上的“以小见大、情景交融”,更在于其传递的精神内核——真正的幸福,源于内心的坚守与知己的相伴,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。这种精神与陆游一生的人生追求相呼应,也让诗歌跨越千年,仍能引发读者对“生活本质”与“友情价值”的思考。

若想进一步感受陆游与陈鲁山的唱和情谊,可结合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》等系列作品对比阅读,体会两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精神共鸣与诗歌风格的默契呼应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ciyunlushanxinjujuejuershou02
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