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徐果萍聚合网 > 诗词大全 > 正文内容

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

陆游2025-11-21 21:55:00诗词大全2

宋代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》原文

大父昔在朝,腾上唯恐早。

淡然清班中,灰寒而木槁。

议论主中和,人才进耆老。

至今下马坟,不生刺人草。

宋代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》注释

大父:指祖父,陆游的祖父陆佃(1042—1102),北宋官员、学者,曾任尚书左丞,为人清正耿直。

腾上:指仕途升迁、地位攀升。

唯恐早:只怕升迁太早,体现不慕名利、淡泊仕途的心态。

淡然:淡泊宁静的样子,不热衷权势名利。

清班:指朝廷中清贵无实权的官职班次,也代指清高的官员群体。

灰寒而木槁:灰寒,像灰烬般清冷;木槁,像枯木般沉静,形容祖父在官场中不攀附、不张扬的低调姿态。

主中和:主张处事温和适中、不偏激,秉持中庸之道。

耆老(qí lǎo):指年高德劭的长者,此处指德才兼备的老成之人,而非仅以年龄论。

下马坟:指祖父陆佃的坟墓,“下马” 形容路人经过时恭敬下马,体现对祖父的敬仰。

刺人草:指带刺的杂草,比喻刻薄、恶劣的品性或风气,此处以 “不生刺人草” 象征祖父品格的温和高洁,影响深远。

宋代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》翻译

祖父昔日在朝中任职,唯恐仕途升迁得太早。在清贵的官班中淡泊宁静,像灰烬般清冷、枯木般沉静。议论政事主张温和适中,举荐人才优先选用德高望重的老成之人。直到如今,祖父的坟前,连带刺的杂草都不曾生长。

宋代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十首·其三》赏析

(一)创作背景与核心情感

这首诗是唱和系列的第三首,是五言组诗十首之一,核心情感是 “缅怀先祖 + 推崇清德 + 传承家风”:通过追忆祖父陆佃在朝时的言行举止,赞美其淡泊名利、处事中和、知人善任的高洁品格;以 “坟不生刺人草” 的意象,暗喻祖父的美德影响深远;既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与缅怀,也以祖父为标杆,强化了自己坚守清正、不随世俗的人生信念,让唱和诗的 “坚守本心” 主题更具家族传承的厚重感。

(二)艺术特色与行文结构

由事及人、由实到虚的脉络

全诗八句,层次清晰,从具体事迹到品格升华,自然流畅:

首联(前两句)“述行止”:开门见山写祖父的仕途态度 ——“腾上唯恐早”,直接点出其不慕升迁、淡泊名利的核心特质,为后文刻画形象铺垫。

颔联(三四句)“绘姿态”:以 “淡然清班中” 点明祖父的官场处境,“灰寒而木槁” 用白描手法勾勒其低调沉静的模样,不攀附、不张扬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
颈联(五六句)“言品格”:从 “行止” 深入 “内在”,写祖父 “议论主中和” 的处事原则、“人才进耆老” 的识人标准,展现其沉稳务实、重视德才的为官之道。

尾联(末两句)“喻美德”:以 “至今下马坟,不生刺人草” 收尾,借坟墓周边的自然景象暗喻祖父美德的余韵,虚实结合,让品格赞美更具感染力,余味悠长。

精妙的意象与白描手法

意象象征:“灰寒”“木槁” 看似清冷,实则凸显祖父不趋炎附势的淡泊;“刺人草” 象征刻薄、卑劣,“不生刺人草” 则以自然意象呼应前文 “主中和” 的品格,让抽象的美德变得具体可感。

白描手法:全诗无华丽辞藻,仅以 “腾上唯恐早”“淡然”“主中和” 等平实表述,以及 “灰寒而木槁” 的简单刻画,便精准勾勒出祖父的形象,质朴中见真挚,符合陆游 “语淡情深” 的诗歌风格。

情感真挚、意蕴厚重

诗歌以家族长辈为描写对象,情感源于真切的缅怀与崇敬,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。从 “昔在朝” 的追忆到 “至今” 的影响,跨越时空的叙事让情感更显厚重;将祖父的品格与自己的人生信念相连,既强化了唱和诗的主题,也让 “清正家风” 成为坚守本心的重要支撑,让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具深度。

(三)思想价值

这首诗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家风传承与人格标杆”的双重意义:

推崇清正为官之道:通过祖父 “唯恐早腾上”“主中和”“进耆老” 的事迹,批判了当时官场急于求成、攀附钻营的风气,传递出 “为官当淡泊、处事贵中和、用人重德才” 的理念。

彰显家风对个人品格的塑造:以祖父为标杆,体现了优良家风对后代的深刻影响,陆游的 “背俗驰”“守风节”,正是对祖父清德的传承,让 “坚守本心” 不再是个人选择,更具家族精神的延续性。

以自然意象印证人文美德:“不生刺人草” 的结尾,将人文美德与自然景象融合,暗示高尚品格会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,让抽象的道德说教变得生动可感,更易引发共鸣。

总之,这首诗以缅怀先祖为切入点,将个人信念、家族家风与时代批判融为一体,既刻画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先贤形象,也让唱和诗的主题更显厚重,是兼具情感温度与思想深度的佳作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hechenlushanshishi03
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