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徐果萍聚合网 > 诗词大全 > 正文内容

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

陆游2025-11-22 21:55:00诗词大全4

宋代陆游《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》原文

荒陂十亩浴凫鸭,折苇枯蒲寒意深。

何处得船满载酒,醉时系著古梅林。

宋代陆游《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》注释

荒陂(bēi):荒芜的池塘或低洼地,暗示远离尘嚣的偏僻环境。

浴凫(fú)鸭:凫,野鸭;浴凫鸭,指野鸭在水中嬉戏,为荒凉的环境增添生机。

折苇枯蒲:折断的芦苇和枯萎的蒲草,描绘出冬季萧索的景象,强化“寒意深”的感受。

寒意深:既指天气寒冷,也暗指内心的孤寂,为后两句的情感转折做铺垫。

系著:系(jì),拴、绑;著(zhuó),附着。意为将船拴在古梅树上。

古梅林:古老的梅花林,象征着高洁、坚韧的品格,与前文的荒陂、折苇形成鲜明对比。

宋代陆游《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》翻译

十亩荒芜的池塘上,野鸭在水中欢快地嬉戏,折断的芦苇和枯萎的蒲草,透出深深的寒意。哪里能找到一条船,载满美酒,让我醉后将它拴在古老的梅花林边。

宋代陆游《看梅绝句五首·其三》赏析

(一)创作背景与核心情感

这首诗与《看梅绝句五首》中的其他四首同为陆游30岁左右(约1154年冬)在山阴闲居时所作。此时的陆游虽已立下报国之志,却未得施展才华的机会,内心既有对高洁品格的向往,又有怀才不遇的寂寞。

核心情感可概括为:对梅花品格的向往与超脱尘世的浪漫情怀。诗人借荒凉环境中的梅花,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的志向;又通过“醉系古梅林”的想象,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自由精神。

(二)艺术特色与行文结构

借景抒情的层次递进:

首句“荒陂十亩浴凫鸭”以动衬静,用野鸭的活泼反衬环境的荒凉,暗示诗人孤独却不失活力的心境。

次句“折苇枯蒲寒意深”进一步强化萧索氛围,为情感转折蓄势。

三、四句“何处得船满载酒,醉时系著古梅林”突发奇想,由现实转入想象,情感从孤寂转为超脱,境界大开。

意象对比的巧妙运用:

荒陂vs古梅林:荒凉与高洁的对比,暗示诗人虽身处逆境却心向美好。

折苇枯蒲vs古梅林:衰败与坚韧的对比,象征世俗的凋零与品格的永恒。

浴凫鸭vs古梅林:动态与静态的对比,展现生命活力与精神定力的和谐共存。

情感的自然转折:

前两句营造寒冷孤寂的氛围,为后两句的超脱做铺垫。

“何处得船”的疑问,既是现实的无奈,也是精神的突围,体现了陆游特有的“放翁”气质。

末句“醉时系著古梅林”将物我关系推向极致——诗人不仅欣赏梅花,更希望与梅花融为一体,达到“物我两忘”的境界。

(三)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

超越现实的浪漫想象:

整首诗由实入虚,从眼前的荒陂寒景,到想象中的醉系梅船,展现了陆游丰富的想象力和不羁的个性。

这种想象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在现实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“穷则独善其身”的处世哲学。

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:

“醉时系著古梅林”一句尤为精妙,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,更暗示了一种与梅花融为一体的渴望。

这种物我交融的境界,是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,体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。

梅花意象的象征意义:

在陆游笔下,梅花不仅是自然景物,更是人格理想的象征。古梅林的“古”字,暗示了梅花历经风霜却依然坚韧的品格,这正是陆游所向往的。与前两首《看梅绝句》相比,这首诗更侧重表现诗人与梅花的精神交流,而非单纯的赞美。

总结

这首《看梅绝句·其三》以简洁的语言、鲜明的对比和奇妙的想象,展现了陆游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。在荒凉的环境中,诗人既看到了萧索的寒意,又发现了生命的活力;既感叹现实的无奈,又通过浪漫的想象超越了世俗的束缚。“醉时系著古梅林”一句,不仅是对梅花的礼赞,更是诗人追求高洁品格、向往自由境界的宣言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精神追求和“举杯邀明月”的浪漫情怀。

《看梅绝句五首》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。全组诗以赏梅为主线,展现梅花意象与人生感悟的联结。组诗融合咏物与抒怀,既有寻梅、观梅的雅趣场景,又贯穿生死哲思与时光感怀。其中“老子舞时不须拍,梅花乱插乌巾香”等句,通过不依节拍的醉舞与梅枝饰巾的意象,凸显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气质。全组诗在物我交融的描写中,展现陆游对生命狂态的珍视与豁达心境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kanmeijuejuwushou03
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