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
宋代陆游《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》原文
省中地禁清昼长,侍史深注熏笼香。
荣名挽公公不住,东皋归去栽花忙。
毵毵华发映朱绂,同舍半已排云翔。
正如少陵入严幕,本自不用尚书郎。
向令封侯佩金印,不然草诏直玉堂。
万钟会作梦幻过,三径空叹松菊荒。
乐天十年履道宅,赞皇一夕平泉庄。
公看富贵定何物,一笑乃复坐此妨。
东皋乐哉日成趣,簪花起舞当自强。
知公能容贱子狂,请赋式微之二章。
宋代陆游《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》注释
1.阎郎中:“郎中”为宋代尚书省各司官员,阎姓官员具体生平不详,推测是陆游友人,辞官后归隐溧水东皋。
2.溧水:今江苏南京溧水,宋代为江南东路江宁府属县。
3.东皋园亭:阎郎中归隐后修建的园亭,“东皋”原指东边的高地,后常代指归隐之地。
4.省中:指尚书省(宋代中枢行政机构),此处代指官场、朝廷任职之地。
5.地禁:指宫禁或官署禁地,氛围肃穆。
6.侍史:古代官署中负责文书、侍从的吏员。
7.熏笼香:带有镂空罩子的熏香器具,古代官署或贵族府邸常用以熏香驱湿、营造清雅氛围。
8.荣名:指功名、荣誉。
9.毵毵(sānsān):形容毛发细长纷披的样子,此处指阎郎中的白发。
10.朱绂(fú):古代官员官服上的红色绶带,代指官职爵位。
11.同舍:指昔日在尚书省共事的同僚。
12.排云翔:比喻仕途得意、青云直上。
13.少陵入严幕:少陵即杜甫(自号少陵野老),严幕指严武的幕府。杜甫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任参谋,严武表荐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,虽有官职却非其本心所向。
14.尚书郎:古代中枢要职,此处代指高官厚禄,反衬杜甫(及阎郎中)不恋功名的品格。
15.向令:假使、假如。
16.封侯佩金印:指获得封侯爵位、执掌大权,代指极高的功名地位。
17.草诏直玉堂:草诏指草拟皇帝诏书,玉堂即翰林院(宋代称玉堂学士院),“直玉堂”指在翰林院任职,代指皇帝身边的机要清贵之职。
18.万钟:古代计量单位,指丰厚的俸禄。
19.三径:典出汉代蒋诩,蒋诩辞官后在院中开辟三径,只与隐士交往,后代指归隐后的家园。
20.松菊荒:化用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”,指家园因无人打理而荒芜,此处反用,叹世人贪恋功名而弃置归隐之乐。
21.乐天十年履道宅:乐天即白居易(字乐天),履道宅是白居易在洛阳的归隐居所,他晚年在此闲居十余年,寄情山水。
22.赞皇一夕平泉庄:赞皇指李德裕(封赞皇公),平泉庄是他在洛阳的别墅,为唐代著名私家园林,李德裕晚年归隐于此,寄寓闲适之志。
23.簪花起舞:古人有簪花饮酒、起舞自娱的习俗,此处形容归隐后的闲适快意。
24.贱子:陆游自谦之词。
25.式微:《诗经·邶风》篇名,原文有“式微式微,胡不归”,表达归隐避世的意愿,此处指仿照《式微》写归隐之诗。
宋代陆游《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》翻译
尚书省内宫禁森严,白日漫长寂寥,侍史添满熏香,熏笼中香气袅袅。功名荣誉苦苦挽留,你却执意不肯停留,回到东皋归隐,整日忙着栽种花草。花白的长发映衬着红色官绶,昔日同僚多半已青云直上、仕途腾达。你就像杜甫进入严武的幕府,本来就不屑于尚书郎这样的高官厚禄。假使当初你愿意追求封侯挂印的权势,或是在玉堂草拟诏书的清贵之职,并非不能做到。丰厚的俸禄、显赫的功名,终将如梦幻般逝去,世人却空叹归隐的三径之上,松菊早已荒芜。白居易在履道宅闲居十年,乐在其中,李德裕的平泉庄一夕之间便成归隐胜地。你看富贵荣华究竟是什么东西?不过是一笑置之的虚妄,反而妨碍了真正的快乐。东皋园亭何等可乐,日日都有新的意趣,簪上鲜花起舞自娱,更要坚守这份闲适本心。知道你能容忍我这鄙陋之人的疏狂,请允许我效仿《式微》,为你赋上两章归隐之诗。
宋代陆游《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》赏析
(一)创作背景与核心情感
这首诗是陆游题赠给辞官归隐的阎郎中的作品,核心情感是“赞美+共鸣”:既盛赞阎郎中不恋功名、主动归隐的高洁品格,羡慕其东皋园亭的闲适生活;又借题发挥,抒发自己对官场功名的淡泊态度,以及对归隐自乐生活的向往。阎郎中的选择,恰好契合了陆游晚年常有的避世情怀,全诗字里行间满是对友人的敬佩与知己般的契合。
(二)艺术特色与行文结构
1.对比鲜明的结构脉络
全诗以“官场vs归隐”为核心对比,层层推进,逻辑清晰:
-首联(前两句)写“官场之寂”:描绘尚书省“地禁清昼长”“熏笼香”的场景,看似清雅,实则暗藏枯燥寂寥,为后文归隐的热闹快意做铺垫。
-颔联(三四句)写“归隐之决”:“荣名挽公公不住”凸显阎郎中辞官的坚决,“东皋归去栽花忙”以“栽花忙”反衬官场的“闲”,写出归隐生活的充实与自在。
-颈联至第八句(五六至十句)写“品格之高”:以“同舍排云翔”与阎郎中的“栽花忙”对比,突出其不慕仕途的选择;用杜甫入严幕的典故,点明阎郎中“本自不用尚书郎”的本心,再以“封侯佩金印”“草诏直玉堂”的假设,反衬其对功名的不屑。
-中间四句(十一至十四句)写“道理之明”:引用白居易履道宅、李德裕平泉庄的典故,证明富贵如梦幻,归隐才是真乐,“公看富贵定何物,一笑乃复坐此妨”直接点题,道破功名的虚妄。
-尾联(末两句)写“共鸣之深”:以“簪花起舞当自强”赞美阎郎中坚守归隐本心,再以“请赋式微之二章”表达自己对归隐的向往,拉近与友人的情感距离。
2.用典密集且贴切自然
诗中连用“少陵入严幕”“三径”“乐天履道宅”“赞皇平泉庄”“式微”五个典故,涵盖诗人、隐士、达官的归隐事例,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,又精准支撑了“重归隐、轻功名”的核心主旨。每个典故都无需过多解释,与诗句意境浑然一体,体现了陆游对古典文化的娴熟运用,也符合宋代题赠诗“以典表意”的审美风尚。
3.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
全诗语言平实流畅,无华丽辞藻堆砌,却字字见真意。“栽花忙”“一笑乃复坐此妨”等口语化表达,如与友人当面闲谈;“毵毵华发映朱绂”以白描手法刻画阎郎中的形象,简洁而生动;“万钟会作梦幻过”直白点出功名的虚幻,道理浅显却发人深省。这种“语淡情深、理趣盎然”的风格,让诗歌既有赞美友人的真挚,又有洞察人生的通透。
(三)思想价值
这首诗的核心价值在于对“功名与归隐”的深刻思考,以及对高洁品格的推崇:
-对功名的理性批判:不否定功名本身,却指出其“梦幻过”的虚妄本质,批判世人对功名的执念,体现了宋代文人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处世智慧。
-对归隐生活的推崇:将东皋园亭的“栽花忙”“日成趣”与官场的“清昼长”对比,凸显归隐生活的充实、自由与真乐,传递出“安贫乐道、寄情自然”的人生追求。
-对知己情谊的珍视:全诗以题赠园亭为契机,既赞美友人的品格,又抒发自己的心声,“知公能容贱子狂”一句,尽显两人精神层面的契合,让题赠诗超越了普通应酬,成为知己间的情感共鸣。
总之,这首诗以对比为骨、以典故为肉、以真情为魂,将赞美、说理、抒情融为一体,既刻画了一位不恋功名、坚守本心的隐士形象,也展现了陆游通透的人生态度,是宋代题赠诗中的佳作。
《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》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古诗,收录于《剑南诗稿校注》卷一。该诗借题咏友人阎郎中的东皋园亭,隐喻诗人对仕途浮沉的哲学思考,反映其晚年淡泊名利、向往归隐的心境。
全诗以“省中地禁清昼长”起笔,通过“万钟会作梦幻过”“三径空叹松菊荒”等句,揭示富贵荣华的虚幻本质。诗中化用杜甫入严武幕府、白居易居履道宅、李德裕建平泉庄等典故,以“少陵入严幕”“乐天履道宅”等历史人物经历作比照,强化归隐主题的普适性。结尾“簪花起舞当自强”展现豁达自勉的人生态度,末句“请赋式微之二章”直接呼应《诗经·邶风·式微》的归隐主旨。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tiyanlangzhongshuidonggaoyuanting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