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徐果萍聚合网 > 诗词大全 > 正文内容

还县

陆游2025-11-24 22:10:00诗词大全17

宋代陆游《还县》原文

霁色清和日已长,纶巾萧散意差强。

飞飞鸥鹭陂塘绿,郁郁桑麻风露香。

南陌东村初过社,轻装小队似还乡。

哦诗忘却登车去,枉是人言作吏忙。

《还县》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收录于其诗集《剑南诗稿》。该诗以田园为背景,通过“霁色清和”“飞飞鸥鹭”“郁郁桑麻”等意象勾勒乡村景致,末句“哦诗忘却登车去,枉是人言作吏忙”展现诗人沉浸诗作而疏离公务的状态。

宋代陆游《还县》注释

霁色:雨后初晴的天色,晴朗明净。

清和:天气晴朗温和,阳光和煦。

日已长:白昼已渐渐变长(暗示春季已至)。

纶巾: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,是文人雅士的常见装扮,这里代指轻便便装。

萧散:闲适、散漫的样子,形容姿态从容不迫。

意差强:心情还算不错(“差强”意为“稍微满足”,这里表示比较满意的心情)。

飞飞:鸥鹭飞翔的动态,叠字增强画面感和韵律感。

鸥鹭:水鸟,常出现在水乡,象征自由闲适。

陂塘:池塘、湖沼。

郁郁:草木茂盛的样子,叠字强化了桑麻的葱郁感。

桑麻:桑树和麻,泛指农作物,也是田园生活的典型意象。

风露香:微风中带着露水和草木的清香。

南陌东村:泛指乡村的道路和村庄。

初过社:刚刚举行完春社活动。

春社: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,祈求丰收。

轻装小队:指诗人和随从的轻装简从,与县衙的正式仪仗形成对比。

似还乡:感觉就像回到故乡一样亲切,暗含思乡之情。

哦诗:吟诗,作诗。

忘却登车去:专注于吟诗而忘记了登车返回县城。

枉:徒然,白白地。

作吏忙:做官吏事务繁忙(世人常说做官很忙)。

宋代陆游《还县》翻译

雨后初晴,天空晴朗温和,白昼已渐渐变长;我头戴纶巾,身着便装,心情还算舒畅。池塘里,鸥鹭轻盈地飞来飞去,水面碧绿如镜;桑麻郁郁葱葱,在微风中散发着清新的香气。沿着南边的小路经过东村,那里刚举行完春社活动;轻装简从的我们,仿佛是回到故乡的游子一样。我专注于吟诗,竟忘记了登车返回;谁说做官吏就一定忙得不可开交?那不过是世人的误解罢了。

宋代陆游《还县》赏析

(一)创作背景与情感脉络

创作背景: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陆游任福建宁德主簿时所作。当时他刚从乡村视察返回县城,被沿途美景所吸引,有感而发。这首诗与《出县》是姊妹篇,一写“出”一写“还”,完整展现了诗人暂离公务、回归自然的心境变化。

这首诗是陆游34岁初入仕途时的作品,展现了基层官员在公务与自然之间寻找平衡的心境:

公务之余的短暂超脱:陆游当时任宁德主簿,工作繁杂(《出县》中有“匆匆簿领不堪论”的描述),“还县”途中被乡村美景所吸引,获得了暂时的心灵解脱。

从《出县》到《还县》的情感转变:《出县》表达了“久客魂”的乡愁与公务的疲惫,而《还县》则展现了“意差强”的愉悦与“似还乡”的归属感,标志着诗人从“愁肠绕吴门”到“留亦好”的心境转变,体现了随遇而安的豁达。

对田园生活的喜爱:诗中“飞飞鸥鹭”“郁郁桑麻“等意象,不仅是景物描写,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,为他晚年退居山阴后的田园诗创作埋下伏笔。

(二)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

1.结构精巧,层次分明

首联(1-2句):点明天气与心情,为全诗定下明快基调。”霁色清和“既是写实,也暗示了诗人明朗的心境。

颔联(3-4句):聚焦自然景物,通过“飞飞”“郁郁“两组叠词,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水乡画卷,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。

颈联(5-6句):由自然转向人文,通过描写春社活动和“轻装小队”,将个人融入乡村生活,既点明了时间(春社时节),又暗含思乡之情(“似还乡”)。

尾联(7-8句):以“哦诗忘却登车去”的细节描写,生动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与诗境的状态,最后以“枉是人言作吏忙”的反诘收束,既回应了首联的“意差强”,又表达了对官场俗见的超脱。

2.意象鲜明,对比巧妙

动与静的对比:“飞飞鸥鹭”的动态与“陂塘绿”的静态相互映衬,使画面更显生机。

视觉与嗅觉的交融:“郁郁桑麻”是视觉描写,“风露香”则诉诸嗅觉,多种感官体验叠加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

公务与闲逸的对比:虽未直接提及公务,但“轻装小队”与县衙仪仗的对比,“哦诗忘却登车去”与常规公务行程的反差,都暗示了诗人从繁忙公务中暂时解脱的愉悦。

他乡与故乡的模糊:“似还乡”一句巧妙地将客居之地与故乡联系起来,暗示诗人已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,反映了他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人生态度。

3.语言灵动,韵律和谐

叠词运用:“飞飞”“郁郁“两组叠词,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,还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状态,使画面更加鲜活。

动词精准:“过”“还““哦”“忘“等动词的运用,使诗歌叙事流畅自然,富有动感。

反诘收尾:“枉是人言作吏忙”以反问句结束,既出人意料,又引人深思,强化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束缚的超脱。

(三)思想价值与文学史意义

真实记录基层官员生活:作为“南宋杰出的主簿”,陆游在诗中真实展现了基层官员的工作状态与精神世界,为研究宋代地方治理和士大夫生活提供了生动的文学史料。

展现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精神:虽为基层小吏,陆游却能在公务之余关注民生,从春社活动中感受民间疾苦,体现了他“爱民如子”的为官理念和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爱国情怀。

早期诗风的典型代表:此诗语言清新明快,情感真挚自然,与陆游后期爱国诗的沉郁顿挫形成鲜明对比,展现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演变轨迹。

(四)与《出县》的对比分析

对比维度《出县》《还县》变化意义

对比维度《出县》《还县》变化意义
天气意象"雨昏昏"(阴雨迷蒙)"霁色清和"(晴朗明丽)象征心境从压抑到开朗
景物特点"稻垄牛行泥活活"" 野塘桥坏 "(质朴粗粝)"飞飞鸥鹭"" 郁郁桑麻 "(生机盎然)反映关注点从民生疾苦到自然之美
情感基调"久客魂"" 愁肠绕吴门 "(乡愁深重)"意差强"" 似还乡 "(愉悦归属感)展现从乡愁到随遇而安的转变
对公务态度"匆匆簿领不堪论"(厌倦)"枉是人言作吏忙"(超脱)从被动承受转为主动超越
结构特点以 "留亦好" 自我宽慰作结以 "哦诗忘却登车去" 的生动细节收尾从理性开解到感性陶醉的提升

这两首诗完整展现了陆游在宁德任职期间的心路历程:从初来乍到的不适与乡愁,到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并从中找到乐趣,最终达到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精神境界。

宋代陆游《还县》总结

《还县》是陆游早期田园诗的代表作,通过描写从乡村返回县城途中所见的明媚春光和淳朴乡情,展现了诗人暂离公务、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,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束缚的超脱。

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:它以清新明快的语言、生动鲜活的意象和精巧的结构,将自然美与心灵美融为一体,既真实记录了宋代基层官员的生活状态,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

与《出县》互为表里,两首诗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“仕隐图”,展现了年轻陆游在“为官”与“归隐”之间寻找平衡的早期思考,也为他日后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若想更深入理解陆游的思想与创作,建议将这两首诗与他同期的《度浮桥至南台》《泛瑞安江风涛贴然》等作品对比阅读,感受其早期诗歌中“豪宕与细腻并存”的独特魅力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徐果萍聚合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juhe.xuguoping.net/shicidaquan/luyou_huanxian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出县

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